顯示具有 Slee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Sleep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7月18日 星期三

小孩子特別的睡眠問題

大部分的小朋友的睡眠都相當好,但是不代表小朋友沒有睡眠問題。小朋友沒睡好,也會讓爸爸媽媽跟著沒睡好。今天就先了解這幾種小朋友特有的睡眠問題吧!

嬰兒猝死症候群
依依是個新手媽媽。她媽媽給她一本寶寶照顧的書,在她生產之前,這本書已經徹底被她讀過。其中有一章節是關於新生兒睡眠呼吸中止。嬰兒猝死症候群通常發生在一歲以前,大部份是四個月大以前。目前原因還不清楚。她很擔心她的寶寶會發生這樣的情形,所以在寶寶一個月大打預防針的時候,她提出了幾個問題
  1. 她聽到關於寶寶睡眠的姿勢有不一樣的說法:有人說要左側躺才能減少上呼吸道阻塞;有人說要讓寶寶面朝肚子,這樣才不會嗆到;有人說要平躺睡,這樣才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候群;有人說這些跟睡眠姿勢無關。到底寶寶應該怎樣睡才對?
  2. 其實讓寶寶仰臥睡覺就好了,仰臥可以減少發生這樣的情形,另外研究發現減少嬰兒暴露到二手菸的環境也有助於減少嬰兒猝死症候群。
  3. 依依發現到她的寶寶有時候呼吸會停止約兩三秒,那時候寶寶的胸口和肚子都沒有動靜,她很擔心寶寶會死於嬰兒猝死症候群。
事實上,新生兒還滿常會有短暫停止呼吸的狀況,通常是因為他們的神經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全。如果呼吸暫停的時間沒有超過20秒,寶寶沒有臉色蒼白、發紺變紫或黑、沒有變得軟趴趴或心跳太慢,都是正常的,不用太緊張。
  • 依依很擔心嬰兒猝死症候群,她問說是不是回家裝個監控器比較放心?


  • 目前研究資料並沒有支持密集監控就可以減少嬰兒猝死症候群,所以並不建議。
  • 那平躺睡覺有什麼缺點嗎?


  • 因為新生兒骨頭還很軟,一直平躺的話,會把後腦的骨頭壓得比較扁。這個情形可以藉有增加一些俯臥時間,在清醒的有大人監督的情況下趴在肚子上鍛鍊頭頸部的肌肉。 嬰兒呼吸中止 (infant apnea),正式名稱是原發性嬰兒睡眠呼吸中止,定義為早產兒受孕後週數小於37週或是新生兒受孕後週數大於37週,出現明顯呼吸中止。明顯呼吸中止是指停止呼吸二十秒以上,或是有合併缺氧或心跳過慢。處理方式包括睡眠生理檢查、氧氣、氣喘治療等等,根據其他不同症狀而定。需要和新生兒正常的呼吸暫停鑑別。

    先天性中樞性換氣不足症候群
    這個週末,偉偉沒有上班,他剛剛把他三個月大的兒子放到嬰兒床睡覺,然後他也去睡午覺了。睡醒後,他起來查看卻發現他兒子沒有呼吸,全身變藍色、軟趴趴的。偉偉嚇到了趕緊叫救護車。經過他用力的搖晃與大聲呼換幾分鐘之後,他兒子醒過來,開始大哭,逐漸恢復血色和肌肉力量。救護人員五分鐘後到了偉偉家,一般檢查與心電圖都是正常,除了肚子比較脹。偉偉帶著兒子搭救護車到醫院急診室檢查。在急診室,偉偉兒子肚子很脹很鼓,血氧大約 94% 比正常人低了一些,動脈血檢查發現 PO2 82mmHg (正常應該要 90mmHg 以上), PCO2 51mmHg (正常應該小於 50 mmHg)。因為同時有肚子脹的問題,這個可能是先天性巨結腸症 (Hirschsprung disease) 的表現,而有約一兩成先天性中樞性換氣不足症候群的病人會有這樣的狀況。因此醫師建議安排住院檢查治療。

    先天性中樞性換氣不足症候群造成的呼吸短淺通常出生時就有,但是可能要到發生過呼吸中止或是有其他嚴重併發症或其他事件導致死掉的情況才被注意到。大約有九成的病人有 PHOX2B 基因的突變,這些人通常需要呼吸器幫忙呼吸。

    兒童行為性失眠
    曉明跟筱華有個一歲的女兒──鈴鈴。玲玲從出生之後就睡得不好,甚至沒辦法單獨入睡。鈴鈴約四個月大開始跟曉明和筱華睡,因為她的哭鬧影響到曉明跟筱華的睡眠。每次想要讓鈴鈴一個人睡嬰兒床,她都會害怕大哭,但是相反的,一到曉明跟筱華的床,玲玲很快就睡著了。一旦入睡,晚上任何時間都可能醒過來大哭呈現混亂狀態,睡覺時也一直動來動去。因為鈴鈴的睡眠問題,曉明跟筱華整晚都沒有辦法好好睡。玲玲身體檢查也沒有異常,白天的時候也不會嗜睡。曉明跟筱華家族裡都沒有相關睡眠的問題。

    鈴鈴的狀況稱做兒童行為性失眠,屬於入睡相關的那一型。典型症狀開始於大約四個月大,小朋友會依賴特殊的刺激、物品或是設置才能夠入睡,或是從醒來再睡回去,如果沒有這些條件,入睡便會出現困難。幼兒可能需要依賴父母搖擺或是一旁服待才可以入睡;年齡較大的兒童,可能需要觀看電視或父母存在才能睡著。除了這種,另外還有睡眠規範型,以及混合型。睡眠規範型的小朋友會使用各種策略來避免上床睡覺,比如要上廁所或是要再多聽一個故事,這個情況是來自父母或是照顧者不合適的規範,通常發生的年紀比入睡相關型來的晚。如果小朋友有兒童行為性失眠,最好接受行為治療。

    2018年6月27日 星期三

    睡眠相關的精神疾患

    案例一

    王先生有嚴重失眠的情形,不僅睡不著還容易醒來,有時候半夜醒來會驚覺全身被汗水浸透。太太表示他有時候會醒著揮舞雙手。他說他要睡覺時沒有辦法關掉他的心智。他的工作是一個外交官,在世界很多有危險的地方工作。他從1993年開始失眠,那時候盧安達內戰,他開始他的工作。有幾次白天時,他會看到或聽到一些他知道那些不存在的東西,但這件事沒有造成他的困擾。


    這是個典型創傷後症候群的表現。患者通常曾經歷或目睹一些嚴重創傷事件。有些人還會有幻覺,或是覺得自己靈魂飄出來的感覺。他們會反覆的被那個創傷事件相關的夢所影響,變得急躁,容易暴怒,也容易被驚嚇。通常他們很難睡著,也很難維持睡眠,就算睡著了,也很容易被那個創傷事件相關的噩夢給驚醒,有些人甚至會陷入恐慌狀態。如果做睡眠生理檢查會發現它麼的 REM 睡眠變得比較密集且時間較短呈片段狀。

    治療必須考慮患著有沒有合併其他疾病,針對個別病患的情形下去治療。通常常見會合併憂鬱與焦慮疾患、睡眠呼吸中止、酒精藥物濫用。藥物治療的部分可能會使用抗憂鬱的藥物。其中特別要注意的是有些會增加體重,比如說 mirtazapine (Remeron),它是個 alpha2A, 5HT-2, 5HT-3 的結抗劑,有抗憂鬱的作用,它曾經被用來治療睡眠呼吸中止,但是因為會增加體重,反而會惡化睡眠呼吸中止症。另外也有想睡覺的副作用。另外,Prozacin是中樞神經的 alpha1 拮抗劑,除了降血壓作用外,有研究發現可以減少這些戰爭相關創傷後症候群的作惡夢跟睡眠的問題。除了藥物治療,同時必須加上心理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案例二

    四十五歲的陳女士有很強的家族憂鬱症病史,五年來她有嚴重的憂鬱情形。白天容易覺得疲倦,沒有精神。她的 BMI 高達42。她曾經接受過心理治療,但是沒有用。她在 Epworth 嗜睡量表上的分數是 13/24。她單身,不知道睡覺時會不會打呼。因為睡眠問題,她被精神科醫師轉到睡眠中心評估是否需要加上安眠藥。陳女士認為,只要她失眠的狀況改善,她憂鬱的情形也會進步。


    因為她有嗜睡的情況,加上肥胖,在 Berlin Questionnaire (柏林睡眠呼吸中止症檢測表) 的得分是2,屬於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風險族群。因此,醫師幫她安排呼吸睡眠檢查。

    睡眠檢查:
    睡眠的部分:sleep latency (睡眠遲滯期) 30 分鐘; arousal index (覺醒係數) 每小時15;slow wave sleep (慢波睡眠)占全部睡眠的0%;REM 睡眠占全部睡眠的15%;REM sleep latency (快速眼動睡眠潛時) 180 分鐘
    呼吸的部分:Apnea-Hypopnea Index (睡眠窒息指數) 6;Apnea-Hypopnea Index (睡眠窒息指數) 是 25。

    根據這個睡眠檢查的報告,陳女士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雖然說整體的 Apnea-Hypopnea Index 在正常範圍內,但是她的 REM 睡眠時的 Apnea-Hypopnea Index 明顯增加。因此,關於她失眠的狀況,應該先考慮使用 CPAP 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再來考慮是否需要增加安眠藥。
    憂鬱症患者常常會睡不著,難維持睡眠,也會很早醒來。整個睡眠時間短,而且靜不下來,會做惡夢,睡醒不會有一天重新開始的感覺。如果憂鬱症的病人做睡眠檢查會發現整體上 sleep latency 比較長,但是 REM sleep latency 會比較短,但是 REM sleep latency 比較短不能拿來診斷憂鬱症。其他可能會有的發現包括:慢波變少、REM 睡眠的比例增加。

    藥物治療方面可以分成第一代抗憂鬱劑與第二代抗憂鬱劑,都可以抑制 REM 睡眠。
    第一代抗憂鬱劑包括三環及異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d tetra/hetero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與單胺氧化酵素抑制酶(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 MAOI)可以非專一性的抑制神經突觸之間的神經傳導物質的代謝。其中 TCA 中除了 protriptyline 皆有鎮定效果,而 MAOI 大部分則會造成失眠。

    相對於第一代是非專一性的作用,第二代抗憂鬱劑則是選擇性的作用在某些特定的受體上,包括選擇性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選擇性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 (Selective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 SSNRI)。不論 SSRI 或 SSNRI 都會有失眠副作用。另外, SSRI 可以抑制 REM 睡眠,可能會造成 NREM 時眼球慢慢地運動。

    其他抗憂鬱的藥物,這邊就暫時不細細描述。

    案例三

    24 歲超重的王小姐因為白天無法維持清醒被轉診到睡眠中心。她說她整晚都醒著抽菸、喝咖啡,而且覺得急躁易怒。躺在床上總是會有聲音告訴她要幹嘛。快睡著的時候會有很清晰的夢,所以她不確定她那時候有沒有睡著。


    這是一個思覺失調 (schizophrenia)症患者的症狀,跟猝睡症患者很像,都會有幻覺,但是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幻覺會不只一種感官上的幻覺,而睡覺前的幻覺則是睡眠疾患相關的幻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幻覺產生是因為他們對於真實或是夢境無法區分。除了幻覺之外,思覺失調症患者容易有錯覺,思考也比較沒有組織。晚上可能會有嚴重的失眠。睡眠生理檢查會發現他們的睡眠效率很低、漫波會減少、一半以上的病人會有 REM sleep latency 減少、很多人會同時合併睡眠呼吸中止。

    治療必須使用抗精神病藥物。不論典型或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都會減少 sleep latency ,改善整體睡眠時間,增加睡眠效率,但是對於 REM 或是睡眠慢波的影響則不一定。其中 clozapine 會減少睡眠慢波,而 respiridone 和 olanzapine 會增加睡眠慢波。


    其他

    另外和睡眠相關的精神疾患還有恐慌症、藥物成癮濫用,下次再分享。


    精選文章

    神經學檢查

    神經學檢查其實很多,這裡就一般常見的做簡單介紹。 意識狀態 意識狀態的評估是所有檢查的第一步。要注意的一點是一般在急診我們用昏迷指數來方便快速溝通,但是這個指數其實是針對腦傷病人研發出來的,人的意識狀態絕對不是只是一個 3~15 的數字,除了記錄昏迷指數之外,需要另外註記其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