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阿美這樣因為頸動脈狹窄的情況,最早是1905年被發現會造成中風。然而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開始有人嘗試藉由動脈內膜切除術的方式打通頸動脈。1980年代,人們才開始研究動脈內膜切除術是否真的能夠減少中風發生。第一篇臨床試驗是 NASCET ,收錄120天內因為頸動脈狹窄有暫時性腦缺血或是小中風的病人,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接受藥物治療,一組除了藥物治療再加做動脈內膜切除術。試驗一共收了六百多人,追蹤兩年半,發現有接受動脈內膜切除術的那組人再中風或甚至死亡的比例都比較低。
之後歐洲也做了一個類似的研究, ECST 發現頸動脈嚴重狹窄的病人接受動脈內膜切除術的預後比較好,但是如果狹窄嚴重程度比較輕的話則沒有統計上顯著意義。之後陸陸續續有幾篇研究,都顯示動脈內膜切除術可以有效的減少頸動脈嚴重狹窄的病人再中風的風險。狹窄如果只有中等 (50~69%)還是有好處,但是好處沒有那麼大;而狹窄不到30%接受動脈內膜切除術的話甚至有害。
2000年開始支架技術逐漸發展起來,於是開始有人選擇不手術而是放置支架。那究竟是傳統動脈內膜切除術好還是放置頸動脈支架好呢?最早1998年的研究顯示放頸動脈支架不好,但是隨著技術進步,之後的研究顯示長期追蹤下來,兩著是沒有差別的。然而,那些人要接受動脈內膜切除術,那些人接受頸動脈支架呢?研究顯示,年紀越大,動脈內膜切除術會比較好,因為放置頸動脈支架的術前中風風險高。另外,如果是兩周內有症狀、嚴重血管鈣化的話,也是建議動脈內膜切除術。放置頸動脈支架的好處是比較不會傷到腦神經,比較少有心肌梗塞,之前頸部有接受放射治療的也比較不受影響。
2017年歐洲的指引建議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的治療流程如下:
對於有症狀嚴重狹窄的頸動脈,去通血管看來是大家的共識。那什麼時候去通比較好呢?根據 NASCET 和 ECST 的資料分析,似乎越早治療越好。
在2014年的指引中甚至提到建議這樣的病人在兩周內接受血管重建的治療。然而,在2012年Stroke期刊中發表,兩天內接受血管重建的話中風或是死亡的風險比較高。
2015年的資料也顯示,兩天之內接受血管重建的風險高,但是一周或是兩周內做風險則差不多。雖然目前到底怎樣的時機去做血管重建還沒有一定的說法,不過,根據以上的資料,也許兩到七天是個合理的範圍。
參考資料:
- N Engl J Med. 1991;325(7):445.
- Lancet 1991; 337:1235.
- Lancet. 2003;361(9352):107.
- Lancet. 2016 Mar 26;387(10025):1305-11.
- Mayo Clin Proc. 2017;92(7):1144-1157
- Lancet 2004; 363: 915–24
- Stroke. 2012;43:1331-1335.
- Stroke. 2015;46:3423-343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